如何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账簿中的复杂风险因素

安联贸易    行业知识    如何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账簿中的复杂风险因素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一直是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管理范围上,既涉及信用风险,也涉及市场风险,还体现在计量方面,涉及大量的衍生品估值和价值模拟分析。整个管理流程也相对复杂,涉及协议管理、客户统一管理、风险计量、押品管理、净额结算等多个流程。因此,如何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账簿中的复杂风险因素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义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在交易现金流结算前的违约风险。根据监管的业务范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衍生品、证券以及中央交易对手的交易范围内。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特点

双向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双向性主要体现在估值方面。衍生品的估值既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甚至还可以没有任何价值,这导致了CCR的风险敞口也具有双向性。

敞口不确定性

贷款或者债券的违约风险敞口一般比较确定,即名义本金,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因为受估值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敞口的不确定性较强。

风险影响多样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被纳入到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框架,但其风险暴露又比较依赖于市场风险的计量规则,具体的资本计量一般由银行的市场风险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完成。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挑战

衍生业务品种多

所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几乎涉及所有的衍生品,都会涉及估值和未来价值的模拟。近年来,同业间市场创新力度较大,基于人民币的衍生品创新力度也在加大,进一步使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产品对象更加复杂。

前台交易中心多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不同的交易中心、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对同一个交易对手及其子公司有不同命名规则,如何进行统一也增加了难度。

交易对手多、情况复杂

衍生品的交易对手既有境内的,也有境外的,既有同业的,也有企业客户的,使用的协议的结算方式也有不同的类型,涉及交易对手的情况处理也非常复杂。

参与管理部门多

由于交易对手对应产品的特点,整个流程上会涉及交易部门、授信部门、同业客户管理部门、风险计量部门,各部门管理边界如何界定清楚、如何协同也是难点。

管理流程环节多

流程涉及客户管理、法律协议、交易流程、押品管理、限额监控、资本计量、违约处置等多个动态持续流程,所以相对复杂。

涉及系统多,统筹管理难度大

大部分银行都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去负责承担所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所以存在流程的割裂、系统支持不足等问题。

应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挑战的策略

加强交易对手的统一管理

交易对手的客户信息在各系统不能是割裂的状态,要在系统中打通,准确将各类敞口集中到先进的交易对手上,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计量和动态管理中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建立衍生品前中后一体化的系统

实现衍生品在交易簿记、风险计量后台清算的一致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敞口的准确计量和动态的监控。

提高押品和金的管理水平

尽量实现净额结算,这样才能有利于减少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产生和管理。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框架

违约风险加权资产

违约风险加权资产是交易对手风险暴露(EAD)与风险权重的乘积。EAD是终计量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的关键前提。

信用风险评估调整风险加权资产

信用风险评估调整风险加权资产是金融危机之后提出来的概念,是交易对手信用状况恶化、信用利差扩大导致的衍生交易发生损失的危险,可以理解成是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市场价值。

现期暴露法CEM

EAD计算的现期暴露法

现期暴露法相对简单,等于衍生品的市值加附加因子。附加因子的系数基本上是按照风险类型和期限这两个维度来进行计算。

计算风险资产RWA

在现期暴露法下,信用衍生品也有单独的附加因子规则。通过计算交易对手风险暴露(EAD)和风险权重,终得出违约风险加权资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银行需要从合规和内部管理提升两个方面解决衍生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通过加强交易对手的统一管理、建立衍生品前中后一体化的系统和提高押品和金的管理水平,银行可以更地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提升业务和风险管理的水平。

2024年10月3日 10:09
浏览量:0
收藏

获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了解您客户的贸易风险水平,探索您的风险管理专属方案

您的需求 *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

详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