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账簿中的复杂风险?

安联贸易    行业动态    如何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账簿中的复杂风险?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一直是市场风险管理的一个难点。总体来说,CCR是相对复杂的,首先,在管理范围方面,既涉及了信用风险,也涉及市场风险,是一种典型的交叉风险;其次,在计量方面,又涉及大量的衍生品估值、价值的模拟分析;第三,整个管理流程也相对比较复杂,涉及像协议管理、客户统一管理、风险计量、押品管理、净额结算等多个流程,所以一直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的一个痛点和难点。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义简单说就是交易对手在交易现金流结算前的违约风险,目前根据监管的业务范围,主要存在于衍生品、证券以及中央交易对手的交易范围内。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特点

双向性

双向性主要体现在估值方面,因为它涉及衍生品,例如双边衍生品、利率互换、外汇掉期,它们的估值也本身就存在双向性特点:既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甚至还可以没有任何价值,这也导致了CCR的风险敞口也有双向性。

敞口不确定性

贷款或者是债券的违约风险敞口一般比较确定,即名义本金,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因为受估值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所以敞口的不确定性比较强。

风险影响多样性

因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被纳入到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框架,但是它的风险暴露又比较依赖于市场风险的计量规则,具体的资本计量一般由银行的市场风险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完成。

证券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

对于证券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首先需要区分是银行账户还是交易账户,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银行账户的计算规则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将方视为借款人,然后按照权重法来计算他的信用风险资产,并且考虑到合格的质押物,合格的主体提供的风险缓释的作用。

交易账户下计算相对会复杂一些,需要首先计算出来EAD,然后再乘以对应的权重,而EAD计算的主要规则是交易的交易敞口减去抵押品价值,需要乘以适当的基于波动性的折扣系数,然后得到风险缓释之后的EAD。

商业银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看,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还是比较复杂的,除了SACCR和CVA的计量规则本身比较复杂之外,还存在以下挑战:

衍生业务的品种多

因为所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几乎涉及所有的衍生品,都会涉及估值和未来价值的模拟。今年以来同业间市场创新的力度比较大,基于人民币的衍生品创新力度也在加大,进一步使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产品对象更加复杂。

前台的交易中心比较多

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这些都会涉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不同的交易中心、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对同一个交易对手及其子公司有不同命名规则,而怎么样进行统一也增加了一个难度。

交易对手多、情况复杂

衍生品的交易对手,既有境内的,也有境外的,既有同业的,也有企业客户的,使用的协议的结算方式也有不同的类型,涉及交易对手的情况处理也非常复杂。

参与的管理部门很多

因为交易对手对应产品的特点,在整个流程上会涉及交易部门、授信部门、同业客户管理部门、风险计量部门,各部门管理边界如何界定清楚、如何协同也是难点。

管理流程的环节多

流程涉及客户管理、法律协议、交易流程、押品管理、限额监控、资本计量、违约处置等多个动态持续流程,所以也是相对复杂的。

涉及的系统比较多

整体的统筹管理的难度很大。大部分银行都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去负责承担所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所以存在流程的割裂、系统支持不足等问题。

除了内部的挑战之外,商业银行在衍生品交易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还有合规的压力和同业竞争的压力,所以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局面。

应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挑战的策略

在监管要求不断进化、市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银行应该从合规和内部管理提升两个方面解决衍生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提升业务和风险管理的水平。

加强交易对手的统一管理

交易对手的客户信息在各系统不能是割裂的状态,要在系统中打通,准确将各类敞口集中到先进的交易对手上,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计量和动态管理中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建立衍生品前中后一体化的系统

实现衍生品在交易簿记、风险计量后台清算的一致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敞口的准确计量和动态的监控。

提高押品和金的管理水平

尽量实现净额结算,这样才能有利于减少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产生和管理。

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信用管理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为防范和控制赊销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它贯穿于交易的始终,包括从客户信用调查、授予信用额度、监控客户信用状况、催收赊销款项到追偿坏账等各个环节。

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对于企业而言

的信用管理可以减少坏账损失,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交易风险,维护企业信誉;促进销售增长,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

对于个人而言

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获得贷款、信用卡等;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他人的信任。

信用管理的基本原则

信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合法合规

信用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公平公正

信用管理应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不得歧视任何客户。

审慎稳健

信用管理应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控制信用风险,防止发生坏账。

效益优先

信用管理应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展。

信用管理的主要方法

信用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

客户信用调查

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和分析客户的信用信息,评估其信用状况。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的协同工作。为了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在统一管理、系统集成以及押品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信用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遵循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审慎稳健和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通过客户信用调查等方法来控制和防范风险。

在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风险环境,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2024年10月8日 10:01
浏览量:0
收藏

获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了解您客户的贸易风险水平,探索您的风险管理专属方案

您的需求 *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

详细需求 *